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身衣服不仅是傅作义的部队在穿,连蒋介石的嫡派部队也开端跟着换装。
最有意思的是,他手下的战士简直清一色穿戴粗布军服,连他自己也是相同,看上去和一般战士没什么差异。
高档军官穿戴考究,呢子大衣、皮靴相同不少,一般战士则是能穿上一致军服就不错了。
而傅作义的戎行,官兵一概粗布衣服,既没有绣着金线的军衔,也没有耀眼的勋章,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一般农民。
并且,他推重官兵相等,穿相同的衣服,可以大大削减等级观念,让战士更有归属感。
再加上北方冬季冰冷,棉布军服保暖经用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呢子军服更适合作战。
他一贯考究戎行的正规化,军服更是身份的标志,怎么会让自己的嫡派部队换上这种“土里土气”的衣服?
傅作义的部队,爽性自己出产军服,找当地的布料厂,用最廉价的棉布做戎衣,既节约本钱,又能确保战士们都有衣服穿。
而这种粗布军服,尽管看着不起眼,但耐磨经用,冬季还能加棉,保暖作用比规范军服还好。
横竖中心拨下来的军饷有限,与其把钱花在贵重的军服上,不如学傅作义,自己解决问题。
所以,渐渐的变多的地方部队开端选用这种棉布军服,甚至连一些中心军的部队,也不得不跟着换装。
有穿官方发放呢子军服的,有穿傅作义式粗布军服的,还有些部队,爽性自己找布料做衣服,什么样的都有。
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,他看到戎行纪律严明,官兵相等,忍不住心生敬仰。
他的部队,也开端有意无意地仿照的一些做法,比方简化军服、着重军纪、削减层级差异。
这种改变,看似仅仅军服上的调整,实际上反映了内部的资源分配问题,更是一种战局走向的信号。
傅作义的棉布军服,从一开端仅仅他的个人挑选,到后来成为整个戎行的一种潮流,这背面,是实际的压力在推进。
当年那些穿戴粗布军服的战士,或许不会去想太多政治上的工作,他们关怀的仅仅,这身衣服能不能挡住冬风,能不能让自己少受点罪。